研究室

林木引种与植物地理研究室


     树木引种包括引种与驯化两个组分,围绕引进或驯化树种的遗传特性、环境互作效应展开研究,主要涉及树木地理分布与变异、生态适应性与入侵性、引种与遗传改良、繁殖栽培、开发潜力等。

     研究方向:树木引种驯化、木本植物地理学、逆境植物学、灌木资源保护与利用、退化生态系统恢复、植物入侵性评价、古树保护等。

   研究室主任:江泽平研究员,副主任:李清河

研究项目

      “十一五”防沙治沙科技支撑项目“干旱区绿洲边缘退化植被修复与绿洲防护体系构建技术研究与试验示范”课题,2006-2010

      “十一五”林业科技支撑项目“耐空气、土壤污染植物种质筛选及快繁技术研究”专题,2006-2010

     国家林业局948项目“杂交柏优良种质材料及培育技术引进”,2006-2010 

     国家林业局948项目“干旱环境区土壤水热特征观测技术的引进”,2006-2010 

获奖成果

    中国主要外来树种引种栽培技术研究 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中国热带亚热带桉树引种与栽培技术研究 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沙漠化发生规律及其综合防治模式研究 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代表性著作 

    1) 吴中伦.国外树种引种概论.科学出版社. 1983 

    2) 潘志刚等.中国国家标准GB/T 14175-93林木引种. 1993 

    3) 潘志刚等.中国主要外来树种引种栽培,中国林业出版社. 1994 

    4) 王豁然.中国桉树检索表.中国科技出版社,1991 

    5) 王豁然,江泽平,傅紫芰. 林木引种驯化与森林可持续经营.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8 

    6) 王豁然,郑勇奇. 外来树种与生态环境. 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2001 

    7) 王豁然,江泽平,李延峻. 格局在变化-树木引种与植物地理.中国林业出版社.2005 

    8) 王豁然. 东亚地区单维管束亚属松树遗传资源、林木改良和基因资源保存. 林业科学.2002,38(5):140-146 

    9) 王琦,王豁然. 巨桉子代测定林与引种改良策略的研究. 林业科学.1996,32(6):500-508 

    10) 江泽平,王豁然. 中国引种的柏科树种概况.林业科学研究,1995,10:244-252 

    11) 江泽平,王豁然. 柏科分类和分布亚科、族和属.植物分类学报,1997,35(3):236-248 

    12) 江泽平. 中国第三纪的栎类. 植物学报. 1993,35(5):397-408 

    13) 江泽平. 栓皮栎叶芽休眠解除过程的模拟. 地理研究.1994,13(1):43-50 

    14) 江泽平. 温带木本植物芽休眠的解除与温度. 林业科学.1995,31(2):160-168 

    15) 江泽平,王豁然. 论北美洲木本植物资源与中国林木引种的关系. 地理学报. 1997, 52(2): 169-176 

    16) 阎洪. 气候时空数据的样条插值与应用.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3,19(5):27-31 

    17) 阎洪. 薄板光顺样条插值与中国气候空间模拟. 地理科学.2004,24(2):163-169 

    18) 阎洪. 中国和澳大利亚的气候比较研究. 林业科学. 2006,42(8):30-36,I0009 

    19) 王兵, 阎洪. 气候变化对我国森林降水截留规律的可能影响. 林业科学, 1997, 33(4): 299-306

    20) 郭泉水,郭志华,阎洪等. 我国以梭梭属植物为优势的潜在荒漠植被分布. 生态学报. 2005, 25(4): 848-853 

    21) 李清河, 李昌哲, 孙保平,等. 土壤侵蚀与非点源污染预测控制.水土保持通报, 1999, 19(4): 54-57 

    22) 李清河, 李昌哲, 齐实等. 黄土区小流域土壤侵蚀模型系统解析.水土保持通报, 2000, 20(1):28-31  

    23) 李清河, 李昌哲, 齐实等. 流域降雨径流路径的数字模拟技术.地理研究,2000, 19(2): 209-213 

    24) 李清河, 李昌哲, 李亚军, 等. 宁南山区隔坡梯田集水灌溉试验效益分析,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01,9(2):41-43 

    25) Li Qinghe. Study on Soil Erosion Systems Simulation of Small Watershed in Loess Area. 2002, Proceeding of 12th ISCO2002 Conference. 

    26) 李清河,杨立文,等. 北京九龙山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特征对比分析.应用生态学报,2002,13(9): 1065~1068 

    27) 李清河, 孙保平, 等. 黄土区小流域土壤侵蚀系统模拟的研究,水土保持学报,2002, 16(3): 1-4 

    28) 李清河,赵英铭,江泽平,王志刚. 乌兰布和沙漠东北部天然植被动态及生态用水量研究. 水土保持学报, 2006, 20(5):146~149 

    29) 李清河,刘建锋, 张景波,江泽平. 乌兰布和沙漠东北部8种沙生灌木生长季末期的光合生理特性. 西北植物学报, 2006, 26(11):2318~2323 

    30) 李清河, 张景波, 李慧卿, 江泽平, 王志刚. 不同种源白刺幼苗生理生长对水分梯度的响应差异. 林业科学, 2008, 44(1): 52-56 

    31) 李清河,赵英铭,刘建锋,赵秀莲,江泽平. 乌兰布和沙漠东北部不同起源的5种沙生灌木的光合及生长特性. 林业科学研究.2008,21(3):357-361 

    32) 王葆芳,张景波,江泽平,杨晓晖,赵英铭. 梭梭种子性状和繁殖力的遗传变异与评价.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8(1):167-173 

    33) 王葆芳,张景波,杨晓晖,江泽平. 梭梭种源间苗期性状的遗传变异及相关性分析.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2007,16(2):27-31 

    34) 王葆芳,王志刚, 江泽平等. 干旱区防护林营造方式对沙漠化土地恢复能力的影响研究. 中国沙漠,2003,23(3):236-241 

    35) 王葆芳,王君厚等.干旱区土地利用方式对沙漠化土地恢复能力的评价.生态学报.2002,22(12):2030-2035 

    36) 王葆芳,任培政.乌兰布和沙地新开发人工绿洲防护林体系综合效益评价.林业科学.1998,34(6):12-21 

    37) 李慧卿,李慧勇,张景波,赵秀莲,江泽平.绿洲外围沙冬青群落多种群多规模格局特点研究.林业科学.2006,42(5):1-5 

    38) 李慧勇,李慧卿, 李清河, 刘建锋, 江泽平. 几种人工固沙林多种群多尺度格局及种间关联. 应用生态学报,2008,14(9):741-746 

    39) 李慧卿,赵秀莲,张景波,李慧勇,江泽平,张洪江.乌兰布和沙漠东北缘不同灌溉模式绿洲外围半固定白刺群落格局研究.林业科学研究. 2005,18(2):158-162 

    40) 杨晓晖,王葆芳,江泽平.乌兰布和沙漠东北缘三种豆科绿肥植物生物量和养分含量及其对土壤肥力的影响.生态学杂志. 2005, 24(10):1134-1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