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室

林木遗传育种研究室


     林木遗传育种研究室包括林木育种和林木遗传2个学科,林木育种学科主要从事我国重要针阔叶造林树种的遗传改良研究。以常规育种技术为基础,结合现代生物技术、生理和生态研究技术手段,创造现代育种技术体系,达到缩短育种周期,提高育种效率。

    主要研究方向:

    1、重要针阔叶造林树种遗传改良体系研究;

    2、林木育种群体构建、管理和利用理论与方法研究;

    3、林木重要性状遗传变异基因控制模式研究;

    4、针叶树多世代遗传改良理论与方法研究;

    5、阔叶树杂种优势创造与利用理论和方法研究;

    6、林木抗性遗传改良技术研究;

    7、林木材性遗传改良技术研究。

    林木遗传学科以落叶松、杨树的遗传学、细胞生物学及分子育种为重点研究方向,建立杨树、落叶松细胞与分子高效育种技术与品种创制技术体系,研究与探索林木生长发育相关的遗传学现象,进行速生优质林木培育的遗传基础及分子调控等重大基础科学研究。主要研究方向:

    1、落叶松体细胞胚胎规模化、同步化发生及人工种子技术研究

    2、利用落叶松等针叶树体细胞胚胎发生体系进行的重大基础科学研究

    3、柠条倍性育种及脂肪酸工程育种技术研究

    4、杨树、落叶松染色体工程、倍性育种及分子育种技术研究

    5、落叶松等树种的细胞与生殖生物学研究

    6、MicroRNA在杨树、落叶松生长发育过程中的遗传调控

    7、速生优质林木培育的遗传基础及分子调控研究 

    研究室主任:苏晓华 副主任:齐力旺,孙晓梅

科研研项目

    1. “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

    (1)“欧美杨速生纸浆林可持续经营管理技术研究与示范”,子专题主持人:张冰玉,起止年:2007-2010,经费:65.5万元

    (2)“欧美杨纸浆林高效集约栽培技术研究与示范”,子专题主持人:黄秦军,起止年:2007-2010,经费:100万元

    (3) “高产优质杨树、桉树等速生材树种新品种选育”,主持人:苏晓华,起止年:2006-2010,经费:220万元

    (4)“优质抗逆生态树种柠条、蒙古栎新品种选育”(2006BAD01A16),专题主持人:齐力旺,起止年:2006-2010,经费:176万元,

    (5)“优质抗逆生态树种蒙古栎新品种选育” (2006BAD01A16),子专题主持人:黄秦军,起止年:2006-2010,经费:52万元

    (6) “优质抗逆生态树种柠条新品种选育”(2006BAD01A16),子专题主持人:齐力旺,起止年:2006-2010,经费:77万元

    (7)“落叶松速生丰产林培育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主持人:孙晓梅,起止年:2006-2010,经费:220万元

    (8)“高产优质多抗松杉新品种选育”,主持人:孙晓梅,起止年:2006-2010,经费:490万元

    (9)“楸树和水曲柳珍贵用材林培育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2006BAD24B08)”,主持人:王军辉,起止年:2006-2010,经费:240万元

    2.“十一五”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项目

    (1)国家“863”重点项目:“高产优质多抗林木花草分子与细胞育种技术及品种创制”(2006AA100109),总负责人:齐力旺,起止年:2006-2010,经费:900万元

    (2)国家863计划重点项目:“特殊植物耐干旱功能基因的开发与利用” (2007AA021403)子课题负责人:张守攻,起止年:2007-2010,经费:25万元

    (3国家863重点项目:“红豆杉生产紫杉醇规模化关键技术” (2007AA021501),子课题负责人:齐力旺,起止年:2007-2010,经费:30万元

    (4)国家863项目:“杨树多基因高效转化技术的建立”,子课题负责人:张冰玉,起止年:2007-2010,经费:10万元

    (5)国家863项目: “落叶松发育与生长过程中MicroRNA的遗传调控技术平台” (2008AA10Z126),主要负责人:齐力旺,起止年:2008-2010,经费:50万元

    3.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项目

    (1)“杂种林木无性系与干细胞繁育的分子调控系统”(2009CB119106),课题负责人,齐力旺,起止年:2009-2013,经费:400万元

    4.引进国际林业先进科学技术(国家“948”)创新项目

    (1)“落叶松体细胞胚规模化繁殖技术引进创新” (2006-4-C02),负责人:齐力旺,起止年:2006-2010,经费:60万元

    (2) “落叶松、杨树高效、高通量转化研究的引进创新”(2006-4-C01),主要负责人:齐力旺,起止年:2006-2010,经费:50万元

    5.引进国际先进技术(国家“948”)项目

    (1)“北方型美洲黑杨纸浆材基因资源及分子育种技术”,主持人:苏晓华,起止年:2005-2008,经费:50万元

    (2)“花旗松体细胞胚规模化繁殖及其人工种子技术引进”(2007-4-03),主持人:齐力旺、张守攻,起止年:2007-2010,经费:60万元

    (3)“欧洲云杉育种和扩繁产业化技术引进”(2006-4-56),主持人:王军辉,起止年:2006-2010,经费:50万元。

    6.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MicroRNA在落叶松体细胞胚胎发生过程中的遗传调控”(30830465),主持人:齐力旺,起止年:2009-2012,经费:160万元

    (2)“杨树生长性状杂种优势的分子机理研究”,主持人:黄秦军,起止年:2008-2010,经费:30万元

    7.林业标准制修订项目

    “落叶松扦插育苗技术标准”,主持人:孙晓梅,起止年:2008-2009,经费:6万元

    8.林业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项目

    “油橄榄优良种质资源收集保存、品种区域化试验与丰产栽培技术研究”,主持人:俞宁、李金花,起止年:2007~2011,经费:280万元

    9.国家林业局科技成果重点推广项目

    “城市林业中杨树新品种优化配置模式的推广示范”,主持人:张绮纹、李金花,起止年:2006~2009,经费:50万元

    10.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重点课题专项补助项目

    “杨树转录因子MYB和LIM蛋白基因的克隆和表达”,主持人:李金花,起止年:2006~2008,经费:5万元

    11.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专项资金项目

    (1)“美洲黑杨亲子基因差异表达及杂种优势分子机理研究”,主持人:黄秦军,起止年:2007-2009,经费:15万元

    (2)“杨树花发育基因网络调控的初步解析”,主持人:张冰玉,起止年:2007-2009,经费:30万元

    (3)“云杉属种质资源收集和分子进化系统学研究”(CAFYBB2007041),主持人:王军辉,起止年:2008-2010,经费:70万元。

    12.农业科技成果转化项目

    “云杉强化育苗配套技术的中试与示范”(2006GB24320397),主持人:王军辉,起止年:2006-2008,经费:70万元。

获奖成果

    (一)获奖成果列表

    1.“杨树工业用材林高产新品种定向选育和推广”,2007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2.“主要针叶纸浆用材树种新品系选育、规模化繁殖及培育配套技术”,2002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3. “杨树新品种定向选育和推广”,2002年荣获第四届中国林学会梁希奖。

    4.“杨树纸浆材新品种定向选育”,2001年获“九五”国家重点科技攻关计划优秀科技成果奖。

    5.“国外杨树引种及区域化试验研究”,1996年12月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

    6.“国外杨树引种及区域化试验研究”,1993年11月获林业部科技进步二等奖。

    7.“国外杨树引种试验”,1990年12月获河南省洛阳市科委技进步三等奖。

    (二)获奖成果简介

    1.杨树工业用材林高产新品种定向选育和推广

    主要完成人:张绮纹,苏晓华,李金花,解荷峰,李占民,卢宝明,王福森,姜英淑,张玉洁,刘长敏等。

    主要完成单位: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北京市林业种子苗木管理总站,山东省林木种苗站,黑龙江省森林与环境科学研究院,安徽农业大学,河南省林业技术推广总站,河北省林业技术推广总站等。

    项目简介:本项目系林木遗传育种学科研究领域。主要内容:美洲黑杨基因资源收存及其遗传评价研究;杨树工业用材林高产新品种定向选育及推广。技术创新点:建立我国第一个黑杨派无性系基因库,为高效育种奠定基础;选育出了速生、优质、适宜我国不同气候区的4个杨树工业用材林新品种,即欧美杨108杨和DN113杨、派间杂种110杨和美洲黑杨725 杨,平均材积增长60%,大幅度大面积提高杨树工业用材林产量和质量;首次将意大利杨树育种程序中二次造林筛选应用于我国杨树遗传改良,并创造性地与严格多步骤筛选法相结合,降低了优良无性系的漏选和错选,提高优良无性系选择效率10%以上;引领我国杨树工业用材林新品种定向选育程序规范化、系统化的轨道;根据杨树短周期工业用材林的木材早期应用,在黑杨派无性系生长与材性等遗传变异和相关分析基础上,利用指数选择法综合选育出速生、优质兼顾优良干型、冠形的杨树优良新品种,使我国杨树定向综合选育技术有了大的发展;在研究大量黑杨派无性系生长规律及材性分析的基础上,确定黑杨派纸浆材无性系最佳利用年龄为4-12年,在最佳年龄内无性系具有早期生长快且木材密度和纤维长度最佳,对杨树纸浆材原材料应用和人工林建设具有指导意义。经济效益:欧美杨107杨和108杨已在我国以华北平原为主的14个省(市)推广,人工林总面积2000多万亩,每年增产木材近3000万立方米,新增产值126亿元,取得重大经济、生态效益,使我国良种转化生产力走到世界先进行列。

    2.主要针叶纸浆用材树种新品系选育、规模化繁殖及培育配套技术

    主要完成人:张守攻,丁贵杰,王笑山,王章荣,周显昌,周志春,孙晓梅,谢双喜,齐力旺,杨章旗等。

    主要完成单位: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所,贵州大学,黑龙江省林业科学研究院,南京林业大学,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亚热带林业研究所,辽宁省林业科学研究院等。

    项目简介:该项成果系统研究了落叶松、马尾松、云杉针叶速生纸浆材树种强化育种、优良基因重组,采穗园经营及幼化,插穗生根,体细胞胚胎发生,良种选育及应用,种子丰产,纸浆材林培育、经营及利用,经营模型及优化栽培模式等技术,建立了针叶树种现代“育种、无性繁殖和培育”技术体系,为林业实现“高技术、产业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项目从“有性”和“无性”两方面攻克了杂种新品系创制、规模化繁殖和优质高效利用的技术关键,通过扦插和体细胞胚繁殖方式进行杂种优势固定,是针叶树繁育技术上的巨大变革;从种源、林分、家系、单株、基因等不同层次、不同水平上,系统地研究了木材产量、木材密度、木材化学组分和浆纸性能的遗传学问题,揭示了主要经济性状的遗传和变异规律;以定向和高效为前提,根据材性、造纸特性及利用特点调整各种营林措施,提出了技术上先进、经济上高效的纸浆材林培育技术体系;结合培育目标,采用多性状联合选育技术,筛选了一批优良家系和无性系:选出马尾松优良家系30个、优良无性系25个,落叶松优良无性系38个、杂种新品系30个,云杉优良无性系35个配置优良杂交组合600个。本成果已在黑龙江、贵州、福建、浙江、湖北等12个省区推广,应用面积22.6万公顷,带动了当地纸浆用材林的发展。项目期间共出版著作7部,发表相关论文93篇。

    3.国外杨树引种及区域化试验研究

    主要完成人:张绮纹,苏晓华,白阳明,周树理,陈一山,邢有华,倪本洲,吕清宵,李洪喜等。

    主要完成单位: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山东省临沂市兰山区林业局,河南省洛阳地区林科所,安徽省淮北矿务局,山东省林业厅种苗站等。

    获奖项目简介:杨树引种是杨树良种选育获得优良品种主要途径之一。经过近十年的研究,从17个国家引进331个无性系筛选出6个优良无性系,即美洲黑杨无性系55号杨、2KEN8号杨和欧美杨无性系比利尼杨、N3016杨、NE222杨和74号杨。这6个优良无性系与当前生产上使用的I-214杨和I-69杨为对照相比,具有生长快、造林成活率高、冠窄、干直、材质好、抗病虫能力较强等特点。其中2个美洲黑杨无性系平均材积生长高于对照I-69杨的19.3%,造林成活率平均高于对照I-69杨54.5%,欧美杨无性系平均材积生长高于对照I-214杨107.5%,造林成活率高于I-69杨72.2%。我国原有的黑杨派老品种,10年生每亩出材按14立方米计算,6个新品种平均材积则超过76%,每亩增产10立方米,现全国已定植10万亩,可增产木材100万立方米,预计“八五”期间推广100万亩人工林,净增产1000万立方米木材,经济效益十分可观。该项研究由中国林科院林研所主持,1990年通过国家鉴定,其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50号杨(P. deltoides “55/56”)是美洲黑杨无性系,1981年由南斯拉夫引进,雌株,抗光肩星天牛,适应范围在淮河以南长江以北的广大平原地区。

    36号杨(P. deltoides “2KEN8”)是美洲黑杨无性系,1980年由意大利引进,雄株,尖削度小,材质好,抗天牛,适生范围同55号杨。

    Be杨(P. euramericana “Bellinii”),欧美杨无性系,1980年由意大利引进,雄株,适宜在半干旱的黄土丘陵区生长,如豫西、晋南等地,可大大提高该地区造林成活率。

    N3016杨(P. euramericana “N3016”)欧美杨无性系,1981年由荷兰引进,雌株,适应性强,不仅能在较干旱的豫西地区生长良好,而且抗寒能力强,在河北北部及辽宁省生长良好。

    NE222杨(P. euramericana “NE222”),欧美杨无性系,1980年由意大利引进,雌株,干直,比较抗病虫害,是华北地区杨树造林的理想树种。

    107杨(P. euramericana “74/76”),欧美杨无性系,1984年由意大利引进,雌株,该无性系生长快,干型美观。在我国淮河流域以北及华北地区可以更替I-214,而广泛种植。

学术论文

[1] Shougong ZhangLiwang QiS. Han et al. A report of triploid Populus of the section AigeirosSilvae Genetica200453 (2)6975

[2] Jiegang Gu, Liwang Qi, Wusheng Jiang, And Donghua LiuCadmium Accumulation And Its Effects On Growth And Gas Exchange In Four Populus CultivarsActa Biologica Cracoviensia Series Botanica 49/2: 7–14, 2007SCI

[3] Zhang S-G, Han Su-Ying, Sun Xiao-Mei Qi Li-Wanget al. 2007. Studies on the pollen mother cell PMC meiosis and pollen development of Larix principis-rupprechtiiActa Phytotaxonomica Sinica454: 505-512.

[4] Liu Bo,Chen Chenbin,LiXiulan,Qi Liwang,Han Suying,karyotype analysis and physical mapping of 45SrDNA in eight species of Sophora,Robinia,and Amorpha. Frontiers of Biology in China,2006,3:290-294

[5]      B. Liu, S.-G. Zhang, L.-W. Qiet al. Molecular cytogenetic analysis of four Larix species by bicolor 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 and DAPI banding.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lant Sciences. 2006, 167(2): 367-372. SCI

[6]      Gao jianming ,Zhang shougong,Qiliwang ,Zhang Yong ,Wang Chunguo,Song wenqinISSR and AFLP identification and genetic relationship of Chinese elite accessions from the genus PopulusAnn.For.Sci200663,1-8 SCI

[7]      Yong Zhang, Shougong Zhang, Liwang Qi,Bo Liu, Bingquan Xiong, Jianming Gao,Xiaoqiang Chen, Chengbin Chen, Xiulan Li,Wenqin SongCLONING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disease resistance gene analogs from Poplar (Poplar tremula)chromosoomeInt. J. Plant Sci. 2006167(3): 402-413SCI

[8]      J. GAO, S. ZHANG, L. QI, and S. HAN. Application of ISSR Markers to Fingerprinting of Elite Cultivars (Varieties/Clones) From Different Sections of the Genus Populus L. Silvae Genetica, 2006,55(1):1-6 (SCI)

[9]      齐力旺,Xinmin Li,张守攻,非编码蛋白RNAs的遗传调控,中国科学C 辑,200649(3):201-217SCI

[10]  Zhang Y, Zhang SG, Qi LWet al, Construction of poplarPopulus tremula chromosome 1 specific DNA library by using a microdissection technique. Plant Molecular Biology Reporter, 2005, 232: 129-138 SCI

[11]  Zhang Y, Zhang SG, Qi LWet al. Chromosome Microdissection, Cloning and Painting of the Chromosome 1 in PoplarPopulus tremula. Silvae Genetica, 2005, 544-5):206-210SCI

[12]  Bingyu Zhang, Xiao~hua Su and Xiangming Zhou.A Mads-box gene of Populus deltoides expressed during flower development and in vegetative organs. Tree Physiology. 2008,28:929-934

[13]  Wang Jiange,Su Xiaohua(Corresponding author),Ji Lili,Zhang Bingyu,Hu Zanmin,Huang Rongfeng and Tian Yingchuan . Multiple transgenes Populus ×euramericana ‘Guariento’ plants obtained by biolistic bombardment.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2007,52(2):224-230.SCI

[14]  高建明,张守攻,齐力旺等。杨树重要品种(无性系)AFLP指纹分析。云南植物研究,200628(1) 85-90.

[15]  刘博,齐力旺,韩素英等.豆科三属八种植物的核型及rDNA定位研究. 云南植物研究. 2005. 27: 261-268.

[16]  刘博,张守攻,齐力旺,韩素英等.部分落叶松属(Larix Mill.)植物核型研究. 广西植物. 2006. 26(2):187-191

[17]  张守攻,张勇 ,韩素英,齐力旺等.欧洲山杨一号染色体显微分离、原位杂交分析及特异文库的构建. 园艺学报, 2006,33(4)794800

[18]  张勇、张守攻、齐力旺等,杨树——林木基因组学研究的模式物种,植物学通报,2006233):286293

[19]  韩素英,张守攻,齐力旺等,构建脱水反应元件(DRE)报告子以用于小叶杨DRE转录因子的克隆,农业生物技术学报,2007,15(3): 446-450

[20]  王建华、齐力旺、韩素英,绒柏的组织培养和植株再生,植物生理学通讯,2006421):76

[21]  季蒙、齐力旺、汪阳东等,中间锦鸡儿嫩枝扦插初步研究,内蒙古林业科技,2006,(1):58

[22]  顾頡刚、齐力旺等.SCIE林业科学重要期刊与投稿指南,林业科学研究,2006193):封二~294

[23]  李春秀,齐力旺,汪阳东,史胜青,张守攻毛白杨纤维素合成酶基因(PtoCesA1)的克隆与全长表达载体的构建 中国生物学工程杂志 2006262):49-52

[24]  韩素英,张守攻,齐力旺等,小叶杨Δ1-吡咯琳-5-羧酸合成酶(P5CS)基因的克隆与转化杂种落叶松及表达,生物技术通报,200638892

[25]  Li Chun-xiu(李春秀) Zhang Shou-gong(张守攻)Wang yang-dong(汪阳东) Shi Sheng-qing(史胜青) Qi LI-wang(齐力旺) Molecular Cloning of a Cellulose Synthase Gene PtoCesA1 from Populus tomentosa and Its Genetic Transformation in TobaccoForestry Studies In China , 20057(4): 5-10

[26]  张蕾,韩素英,张守攻,齐力旺,植物体细胞胚胎发生及其相关应答基因道研究进展,生物技术通报,2006年,增刊,15

[27]  史胜青,齐力旺,孙晓梅,韩素英,张守攻,梭梭抗旱相关基因研究进展,生物技术通报,2006年,增刊,613

[28]  冯健、齐力旺、张守攻,植物生根的分子机理研究进展,生物技术通报,2006年,增刊,3844

[29]  张守攻、陈成彬、韩素英、齐力旺等,中国主要杨属植物的染色体数目,植物分类学报, 2005, 43(6):539-544SCI

[30]  王建华,齐力旺,韩素英,绒柏的组织培养再生植株, 植物生理学通讯, 200642(1): 76

[31]  史胜青,张守攻,齐力旺等,运用cDNA-AFLP技术初步鉴定两种方法合成从cDNA的指纹图谱,分子植物育种,200641):7982

[32]  李春秀,王建华,齐力旺,张守攻等,毛白杨纤维素合成酶基因克隆、序列分析及其植物表达载体的构建,中国生物工程杂志,2006262):4952

[33]  董凤平,韩素英,张守攻,齐力旺,刘博,李秀兰,陈成彬,25S rDNA在杨属植物染色体上的定位,云南植物研究, 2007,29(4):1-6

[34]  张守攻,杨文华,李懋学,韩素英,王建华,孙晓梅,王笑山,齐力旺,华北落叶松PMC减数分裂和花粉的发育,植物分类学报,2007,45(4):505-512SCI

[35]  韩素英,张守攻, ,王建华,齐力旺,构建脱水反应元件(DRE)报告子以用于小叶杨DRE转录因子的克隆,农业生物技术学报,2007,15(3): 446-450

[36]  韩素英,张守攻,王建华,汪 泉,周春娥,刘国华,齐力旺,小叶杨Δ1-吡咯琳-5-羧酸合成酶(P5CS)基因的克隆与转化杂种落叶松及表达,生物技术通报,200638892(通讯作者)

[37]  齐力旺、张守攻、韩素英、陈成彬、李秀兰、宋文芹、陈瑞阳、任建中、周玉泉,杨属(Populus)白杨组(Section Populus)种间核型比较,园艺学报,2005,32(5):849-853

[38]  刘国花. 韩素英. 齐力旺. 植物抗旱耐盐基因工程研究及应用前景,世界农业,2003,(7)4446

[39]  李玲,齐力旺等,TA-29 Barnase基因导致转基因欧洲黑杨雄性不育的研究,林业科学,2000,36(1)28-32

[40]  齐力旺、韩一凡、韩素英、王建华、D Ewald,麦芽糖、NAAABA对华北落叶松体细胞胚成熟及生根的影响,林业科学,2004,40(1):52-57

[41]  齐力旺,张守攻,韩素英,陈瑞阳,杨属(Populus)青杨派(Tacamahaca)(品种)间核型比较,云南植物研究,2004,26(5)537~542

[42]  齐力旺,张守攻,韩素英等,小叶杨甜菜碱醛脱氢酶(BadH)基因克隆与转化杂种落叶松及表达,高技术通讯,2004增刊,258-262

[43]  张守攻、韩素英、汪泉、刘国华、周春娥、齐力旺,小叶杨胆碱单氧化物酶(CMO)基因的克隆与转化杂种落叶松及表达,分子植物育种,200644):483488

[44]  陈成彬,齐力旺,张守攻,韩素英,陈瑞阳等,三倍体杨树核型分析,武汉植物学研究 2004,22(6):565-567

[45]  刘博,齐力旺,韩素英等,豆科三属八种植物的核型及rDNA定位研究,云南植物研究,2005,27(3): 261-268

[46]  李春秀,张守攻,齐力旺等,纤维素合成酶基因研究进展,生物技术通报,2005,4:511

[47]  齐力旺、韩一凡、李玲,D Ewald,韩素英,华北落叶松体细胞胚胎发生及遗传转化实验系统的建立,实验生物学报,2000,33(4)357-365

[48]  齐力旺、韩一凡、李玲,D Ewald,韩素英,,应用311-A最优回归设计研究ABAPEG4000AgNO3对落叶松体细胞胚发生数量的影响,生物工程学报,2001171):84-89

[49]  齐力旺、李玲,韩一凡、韩素英,D Ewald,落叶松不同类型胚性和非胚性愈伤组织的生理生化差异,林业科学,2001373):20-29

[50]  齐力旺、韩一凡、李玲,D Ewald,韩素英,落叶松胚性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中激素的311-A最优回归设计筛选,林业科学研究,2001143):251-257

[51]  张守攻、邱宏伟、韩素英、丛威、齐力旺,落叶松树种的体细胞胚胎发生与规模化技术体系,中国生物工程杂志,2004246):2833

[52]  张守攻,韩素英,阳春,齐力旺,ABRE报告子的构建及小叶杨ABRE转录因子的克隆, 高技术通讯,2004增刊,263-267

[53]  张守攻、齐力旺、韩素英、陈瑞阳等,杨属(Populus)黑杨组(Aigeiros)(品种)间核型比较,园艺学报,2005,32(1):70-73

[54]  孙晓梅,张守攻,王笑山,.×长落叶松杂种组合间生根性状及幼林生长的遗传变异,林业科学,2008,44(4):41-47.

[55]  孙晓梅,张守攻,周德义,.落叶松种间及种内和种间杂种家系间物候变异与早期选择,林业科学,2008,44(1):77-84.

[56]  张冰玉,苏晓华(通讯作者),郑书星.山新杨叶片高频率植株再生体系建立及其遗传稳定性.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8,30(3):68-73.

[57]  黄秦军,苏晓华(通讯作者),马常耕. 杨树新品系超短轮伐条材材性及其生物制浆可行性. 林业科学研究,2008,21(1):74-78.

[58]  祁万宜,宋丛文,孙晓梅,.日本落叶松原生种源和家系选择及遗传资源林研究,湖北林业科技,2008,(3):9-15.

[59]  李金花,宋红竹,.辽西地区黑杨派纸浆材无性系生长与材性的综合评价,林业科学研究,2008,20(2):206-211.

[60]  王苏柯,王军辉(通讯作者),张守攻等。楸树种子发芽特性的研究。林业科学研究,2008212):275-278

[61]  苏晓华,李义良,黄秦军,张冰玉,张香华,何庆庚,刘志新. 节水高产优质杨树纸浆材品种综合选育研究. 林业科学研究,2007,20(5):630-637.

[62]  孙晓梅,张守攻祁万宜,,北亚热带高山区日本落叶松造林整地与抚育技术的研究,林业科学研究,2007,20(2):235-240.

[63]  孙晓梅,张守攻,祁万宜,.北亚热带高山区日本落叶松幼龄林施肥技术的研究,林业科学研究,2007,20(1):68-73.

[64]  黄秦军,丁明明,张香华,苏晓华(通讯作者). SSR标记与欧洲黑杨材性性状的关联分析. 林业科学,2007,43(2):43-47.

[65]  周祥明,张冰玉,苏晓华(通讯作者),王大海,黄秦军,张香华. 美洲黑杨雄性花芽全长cDNA文库构建. 林业科学研究,2007,20(4):469-472.

[66]  李义良,苏晓华(通讯作者),张冰玉,张志毅. 外源SacB基因在银腺杂种杨基因组中的表达及抗旱性分析.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7,29(2):1-6.

[67]  张冰玉,苏晓华(通讯作者),周祥明. 杨树花发育相关基因及基因工程调控.分子植物育种,2007,5(5)695~700.

[68]  张蕾,苏晓华(通讯作者),张冰玉,黄秦军,张香华. 2杨组培条件的优化及再生体系建立. 林业科学研究,2007,20(6)787~793.

[69]  王建革,苏晓华(通讯作者),孙宝启. 干旱胁迫下早稻幼苗特异性表达cDNA的筛选江西农业大学学报.2007.291):138-141.

[70]  祁万宜,孙晓梅,张守攻,.北亚热带高山区日本落叶松中龄林施肥技术的研究,湖北林业科技,2007,4:12-17.

[71]  祁万宜,孙晓梅,张守攻,.北亚热带高山区日本落叶松纸浆用材林初植密度的研究,华中农业大学学报,2007,26(4):552-556.

[72]  王军辉、张建国、张守攻,等。几种因素对川西云杉扦插繁殖生根的影响。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7311):51-54

[73]  陈广辉、杨红旗、张守攻、张建国、王军辉。激素和修剪对青海云杉苗木芽生长发育的影响。林业科学研究,2007203):375-380

[74]  王军辉、张守攻,等。日本落叶松硫酸盐浆的漂白特性。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7313):89-92

[75]  候英杰,张冰玉,苏晓华(通讯作者). 转基因林木潜在生态风险研究进展.中国生物工程杂志,2006,12117~121

[76]  周祥明,张冰玉,苏晓华(通讯作者),王大海,黄秦军,张香华,张志毅.美洲黑杨(Populus deltoides Marsh.)雄性花芽cDNA克隆测序及表达序列标签(ESTs)特性分析.林业科学,2006,11(42):37-40.

[77]  李金花,张绮纹,.木质素生物合成及其基因调控的研究进展,世界林业研究,2007,20(1):29-37.

[78]  牛正田,李金花,.北美地区杨树利用现状与前景,世界林业研究,2007,20(4):58-62.

[79]  张香华,苏晓华(通讯作者),黄秦军,张冰玉. 欧洲黑杨育种基因资源SSR多态性比较研究. 林业科学研究,2006,19(4)477~483

[80]  赵凤君,沈应柏,高荣孚,苏晓华(通讯作者),张冰玉. 黑杨无性系长期水分利用效率差异的生理基础. 生态学报,2006,26(7)2079~2086.

[81]  张冰玉,苏晓华(通讯作者),李义良,张永安,曲良建,王玉珠,田颖川. 转抗鞘翅目害虫银腺杨的获得及其抗虫性的初步研究.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6,28(2)102~105.

[82]  丁明明,苏晓华(通讯作者),黄秦军. 欧洲黑杨基因资源稳定碳同位素组成特征. 林业科学研究,2006,19(3)272~276.

[83]  甘四名,苏晓华.林木基因组学研究进展,植物生理和分子生物学报,2006,32(2):133-142.

[84]  孙晓梅,张守攻,王笑山,.生长调节剂对落叶松杂种生根和幼苗生长的影响,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6,28(2):68-72.

[85]  王建华,孙晓梅,王笑山,.母株年龄、激素种类和浓度对落叶松扦插生根的影响,林业科学研究,2006,19(1):102-108.

[86]  史胜青,齐力旺,孙晓梅,.植物抗旱相关基因研究进展,生物技术通报,2006,C00:6-13.

[87]  史胜青,齐力旺,孙晓梅,.梭梭抗旱性相关研究现状及对今后研究的建议,世界林业研究,2006,19(5):27-32.

[88]  王军辉、张守攻,等。日本落叶松AS-AQ浆和KP浆的漂白特性比较。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6193-97

[89]  马顺兴、王军辉(通讯作者),等。日本落叶松无性系木材组织比量的遗传变异研究。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6305):55-59

[90]  马顺兴、王军辉(通讯作者)、张守攻、孙晓梅,等。日本落叶松无性系微纤丝角遗传变异的研究。林业科学研究,2006192):188-191

[91]  石淑兰、谢新良、胡惠仁、张守攻、王军辉。不同树龄日本落叶松的化学组成与制浆特性。林业科学,2006427):90-94

[92]  祁万宜、应中华、马常耕、王军辉(通讯作者),等。几种针叶树种的引种研究。河南农业大学学报,2006401):38-44

[93]  王军辉、张建国、张守攻,等。青海云杉硬枝扦插的激素、年龄和位置效应研究,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2006347):65-71

[94]  王军辉、张建国、张守攻,等。丽江云杉硬枝扦插繁殖技术和生根特性研究。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2006341197-105

[95]  王军辉、张建国、张守攻,等。川西云杉硬枝扦插生根特性的研究。浙江林学院学报,2006233):351-356

[96]  张金风、张华丽、王军辉,等。延长光周期对科罗拉多冷杉容器苗生长的效应。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6281):107-110

[97]  管玉霞、王军辉(通讯作者)、张守攻、孙晓梅,等。林木营养性状的研究进展及展望。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200634151-55

[98]  牛正田,张绮纹,彭镇华,李金花,.国外杨树速生机制与理想株型研究进展,世界林业研究,2006,19(2):23-27.

[99]  苏晓华,黄秦军,张冰玉. 外来杨树遗传资源及其存在的问题. 林业科学研究,2005,18(6): 743-748.

[100]   赵凤君,高荣孚,沈应柏,苏晓华(通讯作者),张冰玉. 水分胁迫下黑杨不同无性系间δ13C和水分利用效率的研究. 林业科学,2005,41(1)36~41

[101]  Zhang BingyuSu Xiao~hua(Corresponding author)Li YiliangHuang QinjunZhang Xianghua and Hu Zanmin. Regeneration of Transgenic Poplar (Populus alba × P.glandulosa) Expressing Levansucrase from Bacillus subtilis. 林业科学, 2005,41(3): 48~53

[102]  Zhang BingyuSu Xiao~hua(Corresponding author)Li YiliangHuang QinjunZhang Xianghua and Z- hanglei. Regeneration of vgb~transgenic Poplar (Populus alba × P. glandulosa) and the primary observation of Growth. 农业生物技术学报, 2005,13(3): 288~293

[103]  张冰玉,苏晓华(通讯作者),李义良,张永安,曲良建,王玉珠,田颖川.转双价抗蛀干害虫基因杨树的获得及其抗虫性鉴定. 林业科学研究,2005,18(3)364~368

[104] 赵小兰,苏晓华,田传卫,赵梁军.根癌农杆菌胁迫下多花蔷薇(Rosamultiflora‘Inermis4’)的基因表达分析,中国农业科学,2005, 38(7)1425~1430.

[105] 赵小兰,苏晓华,赵梁军.多花蔷薇总RNA的提取方法,中国生物工程杂志,2005, 25(9)89~93.

[106]  赵凤君,沈应柏,高荣孚,苏晓华,张冰玉.黑杨杂交无性系间叶片δ13C长期水分利用效率和光合特性的研究,西北植物学报,2005, 11:2250~2258.

[107] 樊军锋,郑书星,苏晓华.水分胁迫下欧洲黑杨无性系生理和生长指标的数量遗传分析,西北林学院学报 2005, 202):51~53.

[108] 丁明明,苏晓华,黄秦军.碳稳定同位素技术在林木遗传改良中的应用,世界林业研究,2005,18(5)21~26

[109] 郑书星,樊军锋,苏晓华.欧洲黑杨无性系抗旱性综合鉴定研究,西北林学院学报,2005,20(1)57~64.

[110] 孙晓梅,张守攻等,日本落叶松纸浆材优良家系多性状联合选择,林业科学,2005,41(4):48-54.

[111] 孙晓梅,张守攻,.日本落叶松家系对树高生长模型参数的影响,林业科学,2005,41(1):78-84.

[112] 王军辉、张守攻,等。日本落叶松不同树龄的制浆性能研究。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332):117-122

[113] 张宋智,王军辉(通讯作者)、张守攻,等。日本落叶松AS-AQ法制浆特性的研究。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05332):34-37

[114] 王军辉、张守攻,等。日本落叶松纸浆物理性能的研究。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5293):41-44

[115] 张守攻、王军辉,等。青海云杉强化育苗技术的研究。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200533(5)33-38

[116] 王军辉、张守攻、马常耕,等。云杉强化育苗技术的研究现状和展望。浙江林学院学报,2005223):350-354

[117] 陈广辉、王军辉(通讯作者)、张建国、张守攻,等。吲哚丁酸对青海云杉硬枝扦插生根效应的影响。林业科学研究,2005186):692-698

[118] 李金花,张绮纹,.不同年龄欧美杨47杨木材性状变异的研究,林业科学研究,2005,18(5):567-572.

[119] 黄烈健,苏晓华(通讯作者) ,张香华,黄秦军.与杨树木材密度、纤维性状相关的SSR分子标记. 遗传学报,2004,31(3)299~304.

[120] 黄秦军,苏晓华(通讯作者),黄烈健,张志毅.美洲黑杨×青杨木材性状QTLs定位研究,林业科学,2004,40(2):55-60.

[121] 黄秦军,苏晓华(通讯作者),张香华.利用AFLPSSR标记构建美洲黑杨×青杨遗传图谱,林业科学研究,2004,17(3):291-299.

[122] 苏晓华,黄秦军,张冰玉,张香华.中国杨树良种选育成就及发展对策,世界林业研究,2004,17(1):46_49.

[123] 周永学,苏晓华,樊军锋,刘永红,高建社.引种欧洲黑杨无性系苗期生长测定与选择,西北农业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32(10)102~106.

[124]   孙晓梅,张守攻,.日本落叶松自由授粉家系生长性状遗传参数的变化趋势,林业科学,2004, 40(6):68-74.

[125] 孙晓梅,张守攻,李凤日,.遗传改良林分生长和收获预估模型研究进展,林业科学研究,2004,17(4):525-532.

[126] 孙晓梅,张守攻,.日本落叶松自由授粉家系形质性状遗传变异的研究,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4,26(3):41-45.

[127] 李金花,张绮纹,.美洲黑杨与不同种源青杨杂种子代无性系遗传变异和初步选择,林业科学研究,2004,17(3):368-373.

[128]  薛永常,李金花,.107杨次生木质部PAL基因的RT-PCR扩增及其鉴定,林业科学,2004,40(4):193-197.

[129] 王军辉、陆熙娴、张守攻。落叶松制浆造纸适应性及开发利用的前景。中国造纸, 200423(6)47-52

[130] 王军辉、张守攻,等。日本落叶松木材的化学组成研究。林业科学研究,2004175):570-575

[131] 王军辉、张守攻,等。日本落叶松纸浆材造纸性能的研究。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426(5)77-81

[132] 王军辉、王念、张建国、张守攻。转Bt基因植物中外源基因时空动态表达的研究现状。生物技术通报,2004242):1-418

[133] 王念、王军辉、张建国、张守攻。转基因植物发展状况及外源基因在后代中遗传分离研究进展。生物技术通报,2004241):13-1722

[134] 王军辉、张建国、胡建军、张真、张守攻。转基因欧洲黑杨中Bt基因表达特性的研究。中国生物工程杂志,2004241):48-52

[135] 张真,王军辉,张建国,张守攻。转基因欧洲黑杨中Bt基因表达特性的研究。林业科学,200440(2)84-89

[136] 苏晓华,张冰玉,黄秦军,黄烈健,张香华.我国林木基因工程研究进展及关键领域,林业科学, 2003, 39(5): 111~118.

[137] 苏晓华,张冰玉,黄烈健,黄秦军,张香华.转基因林木研究进展,林业科学研究, 2003, 16(1): 95~103.

[138] 王建革,苏晓华,张冰玉,黄秦军,张香华,孙宝启.植物抗旱研究工作中的问题与方法初探,中国农学通报,2003,18(5)93~96

[139] 张冰玉,苏晓华,周祥明,纪丽丽,黄秦军, 张香华.林木花药培养研究进展及展望,植物学通报,2003,20(6): 656~663.

[140] 黄秦军,苏晓华.美洲黑杨×青杨F2代基本材性性状遗传变异研究,林业科学研究, 2003,16(2): 141~145.

[141] 黄烈健,苏晓华(通讯作者).我国杨树溃疡病研究进展,世界林业研究,2003,16(4): 49~53.

[142] 孙晓梅,张守攻,.日本落叶松自由授粉家系纸浆材材性遗传变异的研究,林业科学研究, 2003, 16(5): 515-522.

[143] 孙晓梅,于玲,肖文发,瑞典林业与森林认证,世界林业研究,2003, 16(2):55-58.

[144] 王笑山,孙晓梅,.整形方式对母株生长、产穗量、生根和苗期生长的影响,林业科学,2003,39(2):44-51.

[145]  刘娇妹,王军辉,张守攻,陈永国。云杉种间和种源间苗期性状的遗传变异研究。河北农业大学学报,200326卷(增刊):112-115119

[146] 李金花,宋红竹,.我国纸浆造纸木材纤维原料现状和发展对策,世界林业研究,2003,16(6):32-35.

[147] 薛永常,李金花,.木质素单体生物合成途径及其修订,林业科学,2003,39(6):146-153.

[148]  黄秦军,苏晓华,张香华.SSR分子标记与林木遗传育种,世界林业研究,2002,15(3):14-21.

[149] 孙晓梅,孔凡斌,中国林业税费制度的法律原则探析,世界林业研究, 2002,15(5): 61-69.

[150] 孙晓梅,张守攻.21世纪的中国纸浆用材林培育综合发展战略,世界林业研究,2002,15 (1):61-67.

[151] 李金花,张绮纹,.美洲黑杨与不同种源青杨杂种苗叶片和生长性状多水平变异研究,林业科学研究,2002,15(1):76-82.

[152] 苏晓华,黄秦军,张香华,张绮纹,王冰,姚盛智.中国大青杨基因资源研究,林业科学研究,2001,14(5): 472~478.

[153]  苏晓华,张香华,李金花,张绮纹,郑先武.鉴别抗杨叶枯病基因连锁分子标记,林业科学,2000,36(6): 73~76. 

研究著作目录:

1. 苏晓华,黄秦军,张冰玉编著.《杨树遗传育种》.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7。

2. 张建国,王军辉,许洋,许传森著.《网袋容器育苗新技术》.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

3. 张绮纹,李金花著.《杨树工业用材林新品种》(ISDN 7-5038-3543-5),2003,中国林业出版社.

4. 闫新甫主编.《转基因植物》.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 编委。

5. 张绮纹,苏晓华等著.《中国杨树定向遗传改良及高新技术育种》.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99。

6. 张守攻主编.《工业人工林的培育和高效利用――21世纪我国木材供应战略的选择》.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9, 编委。

7. 张守攻主编.《中国青年绿色论坛――中国林学会第三界青年学术研讨及成果展示会论文精选》.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95, 编委。

获得的专利列表:

1.获得国家林业局新品种保护证书7项:①京2杨(证书号:第105号);②京6杨(证书号:第106号);③尼娃(107杨)(授权号:20040001);④米奇(109杨)(授权号:20040003);⑤埃瑞达诺(110杨)(授权号:20040004);⑥库安托(108杨)(授权号:20040017);⑦贝洛托(111杨)(授权号:20040018)。

2. 获得国家林业局林木良种审定2项:①西丰6号,编号为“国R-SC-PD-002-2006”;②西丰25号,编号为“国R-SC-PD-003-2006”。

完成的标准目录:

1.中华人民共和国林业行业标准“杨树栽培技术规程”,(LY/T 1716—2007),发布年2007,完成人:陈章水、张守攻、齐力旺,孙晓梅,王建华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