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新闻

我所论文再次入选林业领域唯一一篇中国科协优秀科技论文

发布时间:2021-12-01点击率:1033

近日,中国科协第六届优秀科技论文遴选计划结果公布,我所森林经营理论与技术研究团队发表在《林业科学》2021年第57卷第2期的基于角尺度的随机体在森林稳定性维持中的作用(作者:惠刚盈,赵中华,张弓乔,胡艳波)作为林业领域唯一论文入选,这也是该团队第二次获此殊荣(发表于《林业科学》2016年第52卷张5期的“天然混交林最优林分状态的π值法则” 获得第二届中国科协优秀论文遴选计划优秀论文)。截止目前,林学领域共有5篇论文获得“中国科协优秀论文遴选计划优秀论文” 殊荣。

森林稳定性研究一直以来是生态学研究的热点,尤其在当前碳中和背景下聚焦人工林稳定性研究将具有重要意义。众多研究发现,不同种群组成的多树种天然混交林具有稳定的结构,由此出现了物种多样性-稳定性假说。然而,森林经营理论与技术团队在长期的森林结构解译研究中发现,自然界许多地方也存在长期稳定的、由单一树种组成的天然林,如天山的云杉林天然林、内蒙古红花尔基的樟子松天然林等,这些现象并不支持多样性-稳定性假说,森林稳定性的维持机理有待进一步研究。

基于角尺度的随机体在森林稳定性维持中的作用一文采用分析林木分布格局的角尺度方法,根据结构单元邻体的分布形式,将森林群落中的林木分为均匀木、随机木和聚集木三类,并对不同气候区、不同树种组成的天然林的结构分析发现,天然林中随机木株数和断面积占比分别大于55%50%以上,既与天然林地域分布和森林类型无关,也与天然林树种组成无关。研究对这一现象从林木的受光、营养空间和竞争压力等进行了分析,探讨了随机木、均匀木和聚集木形成的内在机制,提出了新的森林稳定性维持机制假说----“随机体稳定性假说”,即随机体被认为是林木在森林群落条件下最为普适的邻体配置形式,植物由于位置的固定性,只有通过适者生存的自然选择法则实现随机体的形成;随机体数量越多,森林群落越稳定。

“随机体稳定性假说”揭示了现有人工林不稳定的根源除了树种组成单一而外,主要是空间结构尤其是林木分布格局的均匀性所致,因此,提高现有人工林稳定性的关键是增加随机体,采用随机化经营。该假说为培育稳定的人工林生态系统提供了理论及技术基础,为我国大面积人工林稳定性维持及生态修复国家的战略提供了依据。(赵中华)